如何訓練孩子的繪畫創作
- 時間:
- 瀏覽:0
- 來源:少兒教育在線
如何訓練孩子的繪畫創作,我們知道兒童畫是兒童根據想象,運用色彩進行創作的繪畫,它是兒童對客觀事物的感受和表現自我意識的創造性行為。繪爾森國際美術教育提醒家長和老師應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繪畫潛能,全面提高孩子素質、繪畫水平。
積累繪畫素材
積累大量的繪畫素材是兒童畫創作的前提條件。兒童畫創作是兒童對事物的視覺和表象的記憶,也就是繪畫素材的再現,兒童畫創作構思中的想象和創造都離不開素材的積累。如在《小魚游游》這節課中,老師可出示海底各種水生動植物的畫樣。在積累了大量的素材之后,學生可以自由組合即興創作。
學會創作構思
構思是兒童畫創作的第一步,兒童所具有的構思能力決定了畫作的最終質量。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要鼓勵學生學會構思,讓學生在觀察發現的基礎上,把所觀察到的零散的生活素材,通過自己的構思展現在畫面中。教師應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從創作構思的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如在《小魚游游》這節課中,將各種水生動植物進行布局,提示學生創作時不要將動植物站排或畫在同一條直線上。
積累并拓展素材
家長和老師在平時要多引導他們留心積累各種素材,并訓練學生對各種素材的造型能力,提高學生對繪畫的鑒賞能力,知道哪些線可保留,哪些線可省略,怎樣的線條是美的。這樣所積累的素材更有想象力和生動性,記憶效果也更好。
畫記憶畫
兒童畫創作主要依靠記憶積累來作畫。任何人的記憶都有遺忘的規律,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并不是均勻盼,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緩慢。而事實上,兒童的記憶力是最好的,若是能掌握規律,訓練得當,他們所積累的繪畫素材就能保持得相當持久。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我常常會安排學生畫記憶畫。畫記憶畫的訓練方法由淺入深,可以預先讓兒童用一些時間對所畫的東西進行觀察,回來后憑借表象作畫;也可以隨機根據命題,畫出相應的簡單東西;可以安排畫一些草圖;還可以在臨摹的時候畫一半留一半,下節課憑借記憶把另一半補上。
提升構思能力
兒童進行繪畫創作中,需要家長和老師引導兒童觀察,實現構思的形象化,讓兒童順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大家進行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對于他們在構思中的閃光點要進行充分的肯定,對于不足之處,家長和老師要善于啟發,引導兒童互相討論,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兒童在進行創作構思時,會遇到視覺記憶和表象記憶缺乏,而無法進行構思的情況。這時候,可以引導孩子去生活中進行觀察,觀察前要告訴他們應該有選擇、有重點。如創作《過年》,就要告訴孩子觀察的重點是什么,應抓住過年中特有的事物進行觀察。這樣,他們在觀察時就知道要抓住過年中的熱鬧氣氛,如吃團圓飯、放煙花、貼對聯窗花等熱鬧場景,這樣他們所觀察到的畫面內容就更豐富和立體。
在兒童繪畫創作訓練過程中,家長和老師要充分利用兒童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轉移這一-特點,靈活選擇訓練方法,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保持和提高兒童的繪畫興趣,使兒童的繪畫水平得到提升。用藝術家的標準培養每個孩子,繪爾森始終強調個性發展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激發孩子的興趣,拓展孩子的思維和視野,提升孩子的自信心,注重兒童全面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猜你喜歡